//
中文  ┊  日本語  ┊  韩文  ┊  ENGLISH
注册    声 明          疫情期间就诊须知          关注

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正文文章详细

国家第五批非遗推荐项目公示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入选
    发表日期:2021-01-19   作者:   点击量:

日前,文旅部发布关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示。据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专家对全国943个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进行了评审。之后,项目评审委员会审议提出推荐项目337项。其中,新列入198项,扩展139项。官方信息显示,中医药类目入选11项,涉及46个申报地区或单位。其中,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入选。

\
图丨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单公示(节选)
 
 

孔伯华(1884-1955),名繁棣,字以行,号不龟手庐主人,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据孔子世家谱载,孔伯华乃孔子第七十四代孙,大宗户长支。

 

先生于1910年应京师之聘任北平外城官医院医官,1918年率领医疗队深入农村开展防疫工作,成绩斐然,与同仁共同著有《传染病八种证治晰疑》十卷引世,1929年,当国民政府下令取缔中医时,先生挺身而出,赴南京请愿,挽救中医于生死存亡,同年创办北京历史上第一所中医院校--北平国医学院,办学十五载,桃李遍天下。当日寇入侵我国时,其表现出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解放后深受党和政府高度赞扬和评价。先生生前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成员),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问,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学会顾问等职。


\
图丨北平国医学院开学典礼合影

孔伯华学术思想是燕京医学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百年来,孔伯华及其传人将孔氏温病经验,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其学术思想体现在“伤寒温病融会贯通,河间易水兼容并蓄”。先生推崇刘河间“世态居民有变”,“六气皆从火化”之论,尤其服膺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又认为今人湿邪兼热者,十常八九,故认为今人体质阴虚内热脾湿者多见,故患病亦阴虚内热脾湿证型为多。温病方面,孔氏认为今人阴虚内热夹湿体质,就形成一种“郁热伏气”,再感天地疠气淫邪,则发为伏气温病。治疗上,孔氏擅以清热、芳透、滋阴并用,使清热不伤阴,滋阴不助湿。对重症温病,以重剂清涤里热,兼用芳开,里清外透,效如桴鼓。孔氏尤擅用生石膏,以其能清能透;并喜用鲜药,以其药力更佳,形成独树一帜的学术思想。

\
图丨孔伯华先生处方
 

孔氏传承,深究天人,洞察时弊,师古而不泥古;化裁今古,因时制方;深入浅出,嘉惠后学,四代传续守正创新。其以学术传人的临床诊疗为主要实践方式,以独特的“辨证诊疗体系”,贯穿在辨证处方、学术著作、教材教案、医案分析及相关健康产品等表现形式上。其辨证之要义强调“两纲六要不能平列”,即:强调阴、阳为统领疾病分析和治疗的两纲;表里、寒热、虚实为六要。是为孔氏医学对疾病的反应和规律的认识框架。其基于“体内先有郁热伏气,而后感天地邪气为温热病发病之本”为核心的“外感伏邪”理论,运用临床对于迅速传变的温热类疾病,可实现截断扭转之效。


10余年来,在保护单位孔医堂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确立了传统“师带徒”中医传承教育模式在本遗产项目保护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孔伯华及其后人/传人的近百部学术著作、数十万临床医案、及学术交流等传承系统的实践性构筑,使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诸方面,循环衍进与时俱进。

\
图丨孔伯华先生学术思想传承谱系


目前,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的传承与实践,跟随着学术传人的临床实践而遍布祖国各地。学术传人分布于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宣武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孔医堂旗下的四家中医馆等及京、津、冀、鲁地区主要医疗机构与院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后,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印证了传承数千年的“岐黄之术”泽被天下、护佑中华;也印证了国家、医者、民众等,对中医药实效性的信任共识。


据统计,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7万余人使用中医药,占91.5%;湖北省6万余人使用中医药,占90.6%。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产品“安宫牛黄丸”被列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孔伯华世家医术保护单位孔医堂,也同样未置身事外。其积极配合上级与同道,组成“中医药非遗抗疫NGO”运筹排布,从研究到防护诸领域实需着手,为战“疫”提供“千方百剂”。


孔伯华先生有云:“医为生人之学,又为事亲之道”。中医药学,是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辩证思维与系统化认知与总结;更是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将继续担负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当代使命,运用大时代新思维,前沿科技核心能力赋能,致力于满足当代人实际需求,让中医药文化非遗项目“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