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日本語  ┊  韩文  ┊  ENGLISH
注册    声 明          疫情期间就诊须知          关注

您的位置:首页 > 孔伯华 > 孔伯华历史追忆 > 正文文章详细

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近代的四大名医——萧龙友简介
    发表日期:2013-12-16   作者:   点击量:

名医者时医也。北京的名医是在妇孺皆知, 有口皆碑的广大群众推崇信赖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正和清代名医徐灵胎关于时医和名医的论述是相吻合的。北京是古老城市, 历代常在此建都, 经济文化发达, 医学也相应发展, 由儒而医, 名医辈出。晚清以来直至民国, 北京群众中流传着四大名医的称誉。他们是: 擅长治虚劳病的萧龙友, 擅治温热病( 相当于发高烧的病及部分传染性疾病) 的孔伯华, 长于治湿温病( 一般多见于夏秋之交, 由于暑热与湿气侵入人体,破坏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引起了病理变化, 这种病理变化特别表现在胃肠消化或吸收机能的障碍上, 而兼有热象的称为湿温病) 的汪逢春, 以及擅长于治疗心脏病及其他内科杂病( 如糖尿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病、气管炎病等) 的施今墨。
萧龙友( 公元1 8 6 4~ 19 6 2 )为前清拔贡仁。精通文史, 以文为医, 医文并茂, 善读书, 多批校, 生前曾将一部《医方类聚》赠送给北京中医学院, 我们在阅读中, 发现字里行间加批加议,勤求古训, 堪为后学楷模。萧先生曾于1 9 34年与孔伯华创办韭京国医学院, 培育中医人才。 关于萧龙友的医学思想与临床经验, 他的门人张绍重医生曾加以整理。关于中医基础理论方面, 扼要介绍九项:
一、望闻问切的辨证关系, 主张四诊合参, 他说: “ 切脉乃诊断方法之一, 若舍其他方法于不顾, 一凭于脉, 或仗切脉为欺人之计, 皆为识者所不取。” 二、平脉与病脉, 他常对学生说, 必先知平脉而后知病脉。三、说四诊, 临证时应结合病人的体格、性悄、籍贯、职业、平素生活习惯等加以考虑, 就不难得其秘奥。四、脉象与卦象, 以卦喻脉。先生对于脉理深入浅出, 尝谓: “能识死脉, 即为上工”,“对于坎、兑、巽三脉, 必须钻研” 。五、对于医史的见解, 他说:治医学史, 必先将历代典章学术, 搜讨无遗, 然后可以言史, 否则医自医、学自学、史自史耳, 何益之有哉? ” 六、关于医德, 他曾作医范十条, 为后学之针褪, 主张僧古御今, 心正意诚, 有道有术, 重视伦理。七、对中医汇参的见解, 不泥古, 不囿今, 要斟酌损益以求合乎今人之所宜, 而后可以愈病。主张捐除门户之见, 取彼之长, 补我之烦。八、论读书, 主张以伤寒论为鉴, 以之作鉴, 则治病必有一定之法, 如形影之不变也。九、对于药学的见解, 他主张医与药不能分剖, 医生不但应识药, 而且要能亲自采药、吹!必毛〕配合。
关于临床方面, 主张老少治法应有不同,对象不同就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但又要顾及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他调理庞证, 多采育阴培本之法。调理慢性病症, 特别注意病者的五志七情。治虚损防其过中, 治疥除着眼肺肾外, 更耍重于脾。
他的临证方案及遗稿很丰富, 按语用辞犀利, 读之使人成诵, 理法方药无不悉备。他的哲嗣萧球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古汉语专家, 也知医, 家学渊源。他的孙女承宗是中医研究院东直门医院妇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