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日本語  ┊  韩文  ┊  ENGLISH
注册    声 明          疫情期间就诊须知          关注

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历史回顾 > 正文文章详细

连载『大医孔伯华』第一章:孔子后裔 华夏第一望族
    发表日期:2021-01-19   作者:朱晴   点击量:

孔子后裔 华夏第一望族

 

数千年历史中,华夏大地上出现了不少名门望族。若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地位最显赫的氏族花落谁家,自然非孔氏家族莫属。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夫子之泽却绵延2500多年不断,有史可据的族谱循序记载至今已传衍了80余代,遍及世界各地的后人达300余万。

 

\

(孔子像,现位于曲阜)

 

孔老夫子被尊为圣人、万世师表,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历代帝王均对孔门礼遇有加,自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册封孔子的第八世孙孔腾为奉祀君发端,孔子嫡系长子孙便有了世袭的爵位,只不过封号屡经变化而已。

 

北宋徽宗年间(1055年),道君皇帝加封孔子第四十八代嫡孙孔端友为“衍圣公”,由此衍圣公便成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1935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延续了880年之久。

 

嫡系长子孙之外,凡家系可考有谱可稽的孔子后裔,均享受着免田赋、免差役、优先科举选拔的恩渥。莫说华夏第一家,便是在世界范畴,孔氏家族恐怕也是首屈一指的。当年,英王乔治六世会见孔祥熙时,就曾说过这样的话:“英国王室和孔子世家比起来,就如同蘑菇比之大树”。

 

\

《中央日报》对孔祥熙出使欧洲的报道

 

衍圣公是享有特权的贵族,宋代相当于八品文官,元代提升为三品,明初更是位居一品,到了清代还特许其在紫禁城骑马,在御道上行走,所居住的衍圣公府(今孔府),是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第。

 

“衍”字寓意圣裔持续衍展、世代繁衍无止境,代表了封建帝王尊孔崇圣的至高境界。历代帝王的封爵赐礼,促成了孔氏家族成为中国历史上地位显赫、人丁兴旺、经久不衰的“天下第一家”。

 

皇帝恩宠有加,孔子的后代为官者众多,任职国子监博士、尚书、太守者数不胜数,很多还都是文坛的泰斗人物。孔门不仅人才辈出,谱系井然,连排辈用字都是御赐的。

 

从五十六代起,衍圣公府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

 

嘉靖二十五年(1546)第六十二代衍圣公孔闻韶去世,遗有二子贞干与贞宁。长子孔贞干袭为六十三代衍圣公。

 

\

(六十二代衍圣公孔闻韶)

 

孔贞干奉旨入朝觐见时,俊朗的相貌和儒雅的气质引发了皇上的好感。他突发奇想“衍圣公仪容这般出众,他的儿子想必也错不了”,遂当堂为其子孔尚贤钦赐姻缘。

 

圣上赐婚本为抬爱之举,却不料这鸳鸯谱点得有些离谱,许配给至圣后裔的竟是大奸臣严嵩的孙女,这让孔贞干心中顿觉不悦,正垂首寻思该如何推脱之际,又闻金口玉言:“此女甚贤,乃眹之义女”。

 

虽贵为衍圣公,却也断然不敢抗旨不遵,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谢主隆恩,违心地从下了这门亲事。回到家中,孔贞干将此事及心中的不悦与不甘,倾诉予自家兄弟。

 

孔贞宁历来尊崇礼义,恪守祖训,认为严嵩父子都是专权误国的奸臣,与之联姻有辱孔氏圣门的清誉,稍加思忖便做出决断:“吾皇皇圣裔,与奸相佞臣辈作亲成何体统?有辱圣誉之事本不可为,但我深知皇上的旨意难以逆违,事已至此,唯有委屈兄长了——我决意不与贼人之后共处一地,将带家人迁去先祖教化之地中都居住”。

 

说走就走,不几日孔贞宁即举家迁来中都汶上,并就此定居下来。这便是汶上孔氏大宗户的初端,古中都汶上是先祖孔子初仕任中都宰的地方,孔氏族人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视之为第二故乡,一度汶上的孔氏子孙人数竟超过了原籍曲阜。

 

\

(汶上文庙 亦称 圣庙、孔庙)

 

孔伯华的曾祖父孔昭慈(1795—1862)即孔贞宁的后裔,道光十五年(1835)的进士,经殿试后成为庶吉士,散馆先任广东饶平县知县,后调入福建,相继在莆田、沙县、古田任知县。

 

当年的台湾社会很不太平,常有揭竿而起的造反者。有一年,凤山起事,知县王廷干、高鸿飞相继殉难,郡城岌岌不保。在福建的孔昭慈得到消息后,不顾个人安危,率部乘船前往支援,众人协力守御,歼擒悍匪甚众。

 

由于剿匪有功,咸丰四年(1856年)他被擢升台湾知府,后来又奉旨担纲按察使衔的分巡台湾兵备道,并兼提督学政,成为台湾地区的最高统治者。他为政廉洁,不遗馀力地惩恶扬善,兴利除弊,深得百姓的拥戴。

 

同治元年(1862年),彰化乱民戴万生等聚众结会谋乱。孔昭慈闻讯后亲自督兵迅速赶去彰化,部署抵御化解方案,不想尚未谋划周全,竟遭遇当地领军兵变,内外夹击致城池陷落。

 

他奋不顾身,带人展开巷战顽强抵御,奈何寡不敌众。力竭不支之际,眼看取胜无望,他宁死也不肯屈从于乱民,自行服毒殉节于彭化文庙内的先圣像前,时年六十八岁。

 

\

(台湾彰化孔庙大成殿)

 

孔昭慈殁后,匪首戴万生想到他清正廉明的为人为政,不禁心生愧意,亲自为其敛殡归丧,并仰天哀叹:“吾辈负孔使君矣!”

 

朝廷体恤这位孔氏后裔的勇武刚烈,谥刚介。平乱之后,台湾民众在其殉难之处建祠,世代祀之。

 

孔伯华的祖父孔宪高系孔昭慈长子,光绪八年(1883)进士,先后任直棣邯郸、丰润、滦平等地的县令,诰授中宪大夫。他为官清廉公正,勤政爱民,始终把减轻百姓疾苦视为己任。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即孔伯华的父亲孔庆铣。

 

\

孔宪高写给孙叔谦手札

 

孔庆铣也是进士,为河南候补县令,本来有机会去河南某县补缺,却被告知要贿赂银两若干,才能前往赴任。为人狷介耿直的他不屑于行贿,遂婉言拒绝了当官的机会,在家中设一私塾,收几个学生,以微薄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一门三进士,本是孔子后人,又出身于这样的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注定了孔伯华的先天禀赋与后天修养均不乏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