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日本語  ┊  韩文  ┊  ENGLISH
注册    声 明          疫情期间就诊须知          关注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服务 > 健康知识 > 正文文章详细

“小神医”王超的中医情怀
    发表日期:2016-09-06   作者:王超   点击量:

我出身中医家庭,从小就跟随祖父行医,2015年来北京,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硕士,同时开始在药店坐堂行医。半年后,我的病人就稳定在半天40人以上。

我在临床上多用经方,而且很少不加减,即使有加减也是严格按照仲景原书记载加减。因为我在临床发现经方药小力专,临床效果更好,并且“余素尚方术,请事斯语”的张仲景配伍组方严谨,效果已经达到最佳,不容随便加减。况且对于患者而言,花很小的钱就能够解决自己的病情,也是大家所求之不得的。这样也很容易让年轻大夫在很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在中医圈里立足,所以现在大家评价我为“方子开的很小的小神医”。

我觉得,如果认为自己有实力,可以增加自己的挂号费,但不能依靠药物提成来增加收入,因为这是一种对病人的疗效与自己的医术都不负责的表现。

作为一位“仁心、仁术、仁德”的医生,我们应该善待每一位患者,我们应该更多的给予他们同情与包容,而不是指责与训斥,达到《黄帝内经》里真正的“治神”的状态,所以在我的门诊上,从不会出现插队、吵架等不和谐的场景,因为我相信医生的气场是可以影响身边的病人情绪的。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大家经常询问我为什么在这么年轻的年龄却能半天有着40余人的门诊量。现吾且将自己对于中医的微鄙感悟总结于下:通其道、明其理、知其法、晓其诊、谙其方、熟其药、变其量。

通其道

“何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谓之道。”大道至简,真正的“道”,即简单的天地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生活在这个大自然中,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整个“生、长、壮、老、已”的过程都不能违背这个自然规律。同时,治病也是如此:真正的治病方法是不会与大自然的规律相违背的。正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明其理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阴阳消长道理,“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的五行自然属性道理都是整个自然生存的大道。人体也要遵循这种“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阴阳自然大道,调节着不同时刻体内阴阳的偏移,顺从大自然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的阴阳消长规律;遵循五行“虚实平调”的法则才会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治病也是如此:把体内偏移的阴阳力量调平,把体内偏虚的脏腑的能量补起来,偏实的脏腑能量泻下来,疾病自然便会痊愈。正如大家常说的一样:“中医不是治病的,而是用来治人的。”中医治疗并不是依靠中药或者针灸进行细菌、病毒的杀灭,而是把阴阳失调的机体调至正常,恢复机体的能量,依靠自身的能量把相应的“邪气”排除体外,从而使身体保持健康。
 

知其法

“春暖、夏热、秋凉、冬寒”,人体为了适应这种自然冷热寒温的变化而调节自身的内在状态,从而总结出“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冬宜温”的阴阳顺应大法。根据五行虚实不足的状态确定了“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虚实补泻方向。

晓其诊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可见《黄帝内经》的“能合脉色,可以万全”的诊断思维贯穿全书。纵观整个中医脉诊的发展历史,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脉,乃治之。”到《黄帝内经》关于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十二经脉诊法、尺肤诊法等诸多诊法的详备论述;从《难经》首倡独取寸口诊法,到《脉经》问世标志着寸口脉诊的正式形成,脉诊在整个中医的传承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大夫,必须要学会摸脉。因为中医一直沿用的这种“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的“黑箱理论”思维思考问题。同时整个“精明五色”诊法也见证了“扁鹊见蔡桓公”的“望而知之为之神”的中医功力。所以明确的诊断水平是一名中医不可或缺的能力。如果一名医生对病人的病情都没有一个合格的诊断,那样很难让病人对你有明确的信服力。

谙其方

在《黄帝内经》时期,即开始要求方剂的配伍要有严格的君臣佐使配伍,方剂的配伍也是有严格的性味组合。“帝曰:请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从上可见古代的小方子也就是三味药组成,最大的方子也不过是十二味药组成,所以现在临床中医大夫开具的处方一般都偏大一些。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开方并非与今人相同。“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的医圣张仲景根据《神农本草经》的性味严格配伍方剂,药味精妙却不失法度,配伍简单而又不失严谨。以桂枝汤为例,药物稍加变化而产生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新加汤,小建中汤,桂枝加大黄汤等一系列桂枝汤类方。他们都是在桂枝汤为底方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而其功效却大异,其功力之深厚让人叹服,其“医圣”之名绝非枉然。所以笔者认为临床上使用张仲景的方剂最好使用原方,切忌随意加减,因为张仲景组方谴药之严谨性不容我们随意的增减。同时个人主张年轻医生应该从小方入手,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数量的积累,更加有利于自己临床水平的提高。

 
 
熟其药
   对于药,大家现在临床上多把注意力放在其药物功效上,笔者认为不然。对于药物最重要的是其“四气五味”与用药部位。“四气”,即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五味”,即药物的“酸、苦、甘、辛、咸”的味道。用药部位即药材所用的叶、花、茎、根、果实、种子等。《神农本草经》记载有365味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所以上品药含地气比较多,来调养人的实体;中品药寒天气比较多,来调养人的气;下品药含天地气俱多,而且偏性较大,来治疗人的疾病。药物治病,主要通过药物的偏性来治疗疾病的偏性,达到“以偏纠偏”的作用。一名合格的中医大夫必须要具备熟知药材饮片与原生药材的两种素养。熟知药材饮片可以让我们清楚的辨别药材的真伪与品性。熟知原生药材可以让我们熟悉它的生长环境、生长季节、用药部位等从而加深对其性味与功效的了解。一株药物生长在自然中,癝受天气之濡养,癝受地气之滋润,经受“春之温、夏之热、秋之凉、冬之寒”的洗礼,顺应四季变化产生“春之发陈、夏之蕃秀、秋之容平、冬之闭藏”的自然状态。所以其生长季节主要在春天的表现出温之气,生长季节主要在夏天的表现出热之气,生长季节主要在秋天的表现出凉之气,生长季节主要在冬天的表现出寒之气。同时药物的不同部位所癝受的天地之气是不一样的,大部分部位都是癝受当下季节之气,只有果实类药物癝受与当下季节相反,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为了保护好种子,二是为了引诱昆虫,繁衍后代。这就是为什么长在炎热夏天的西瓜却表现出大寒之气。“酸、苦、甘、辛、咸”之五味,最初多是经口尝而辨别,后经其对状态的观察亦可总结。通过药物的五味来达到:酸收、苦泻、甘缓、辛散、咸软的目的。
 
 
变其量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非常重视剂量的调整。以桂枝汤为例,他在药物组成不变的情况下,稍改剂量,就能够衍生出作用完全不同的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所以笔者认为用《伤寒杂病论》里的原方一定要保持原方药物组成比例的不变。东汉时期的一两到底应该换算成几天的几克并不是最重要且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病人的体质胖瘦,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等具体变化,但是对于原方的剂量配伍比例是不可变的。大胆的假想,如果小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的配伍比例不再是8:3,那样还会是张仲景小柴胡汤的原意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年轻一代中医大夫,必须要挺起中医的脊梁,用实际临床疗效复兴中医。中医不是功名,不是利禄,是一种情怀。“勿忘初心,方得始终。”望诸君共勉, 感恩孔医堂。